

從小受美國教育的Chrissy是一個熱愛馬拉松、個性開朗活潑、 不怕挑戰的女孩。有十多年醫院管理經驗的 Chrissy 近年開始接觸長照,並在2017的夏天在台中大甲打造一個充滿『創新 活力 感動』的社區型長照園區並破了傳統 – 成為全台最年輕照顧團隊。 現職:仁馨樂活園區 執行長、光田綜合醫院 策略長、光田綜合醫院國際醫療服務中心經理、台中美國商會理事 學歷:Boston University 經濟學士、Brandeis University 醫管MBA

黃博浩 (Abel Huang),臺大醫院神經外科專任主治醫師,致力於利用新興生醫科技拯救腦部疾病病患。Abel畢業於臺大醫學系,並在臺大醫院、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與哈佛大學接受訓練,並思考如何將臺灣先進的科技應用在腦部病患身上。Abel 於2014年進入Y Combinator。Abel的專長為腦神經外科、微創及內視鏡神經外科、臨床醫療研究、多媒體醫學教育與創新醫療器材開發等。

黃明源(Jimmy Huang),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後於蘇格蘭愛丁堡大學醫學院進修系統生物與醫學工程,現為馬偕紀念醫院急診醫學科資深主治醫師及馬偕醫學系助理教授,同時兼任馬偕紀念醫院生醫發展中心產業研發專責醫師。對於醫療大數據、數位健康與相關議題研究深入,對於當前全球性的醫療困境,特別是在治療過程的決策困難,病患參與、醫病溝通與長期照護的社經文化層面等,致力於探索數位醫療與其對應的商業模式,如何來提供適當的解決方案,也對於近年來國內生醫新創蓬勃發展之前景相當看好。

蕭世嘉博士於2011年在矽谷成立Adheren生技公司,建立抗體細胞共軛(antibody cell conjugation, ACC)專利技術,發展免疫治療平台。跨過以往標靶治療的單一標的侷限,把將人體自有T細胞及自然殺手細胞訓練成為抗癌利器。2015-2016年 Adheren得到美國創投投資並且更名Acepodia, Inc.,2017年也完成新一輪超過百萬美金的募資,獲得台灣生技教父林榮錦主導的晟德集團大力投資。

曾惠瑾現為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 Taiwan)副所長暨大中華綜效長。資誠為全球第一大的會計專業服務機構PwC的一員。曾惠瑾執業30年以來,特別熟悉生技醫療產業,並成功輔導台灣微脂體、安成國際藥業、智擎生技等20餘家企業成功在台灣上市上櫃,目前亦為中華民國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常務監事及台北市生物產業協會監事等職位,同時在環球生技月刊中列為台灣生醫產業十大女掌門。

結合醫師、教育、創業以及顧問身份的紀俊麟醫師,2001 & 2010 年獲醫學院及衛生部公費薦送,至哈佛大學醫學院及附設醫院 - 麻州總醫院受訓,進修有關醫學教育領域的「梅西學程」,以及接受預防醫學與急重症醫療的臨床訓練。 2016年紀醫師也獲選參加史丹福大學 「健康生技醫療創新計畫」,至史丹福大學進修「預防醫學,智慧健康,精準醫療」的創新模式, 並擔任 心血管科技中心的訪問學者。並將將「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物聯網」等現代科技,結合「行為科學」及「設計思考」等創新思維,聚焦應用在「 個人的健康管理」 與 「團隊的跨領域合作」之上。

潘奕彰 (David)為 KPMG 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 新創企業服務團隊營運長對於創業輔導、跨領域資源整合與財務規劃經驗相當豐富,有擔任新創企業的財務長,也有創投的工作經驗。 專業領域橫跨生物科技、互聯網、消費性及文創產業、農業科技、物聯網應用等行業。 KPMG 新創企業服務團隊提供新創企業審計、稅務、顧問、法律、育成等專業服務,協助新創企業解決經營問題並穩固基石。

陳治豪醫師目前為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是微型可拋式內視鏡共同發明人。此項技術是他在執行內視鏡手術時,發現了Unmet Need,並透過與北科大教授的合作,成功開發出此產品,該發明也讓他成為台灣首位執行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並累積了百例以上的成功案例,在主治醫師的繁忙之下,仍取得了北科大機電科技研究所博士學位。陳治豪醫師成為了醫學以及機電的跨領域人才,也持續關注台灣生醫新創的能量,藉由他自身的經歷,期盼可以影響到台灣更多有志於開創生醫創業的人才。

林啟萬為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同時兼任台大暨工研院奈米研究中心主任、台大醫學工程研究所、電機研究所、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涵蓋神經系統工程、醫用微感測元件與系統、醫療光電及醫療器材品質驗證系統等。透過自身豐富的資歷,積極串連產、官、學界,善用生醫所與院內的研發能量,協助業界孵化出良好產品,推動台灣整體生醫產業的快速發展。

出身工研院的萊鎂醫董事長陳仲竹,為第一位STB計畫送至史丹佛的訪問學者,於2011成立萊鎂醫六年之間成功研發出全球最輕薄短小的微型負壓睡眠呼吸治療裝置,功能更勝歐美大廠產品,並已獲歐盟醫療器材(CE Marking)認證,目前正進行跨國多中心臨床試驗以取得FDA認證,搶進全球龐大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市場。所創立的萊鎂醫(6633)已於今年五月登錄興櫃。

台灣微創醫療器材(股)公司(台微醫)於2009年成立, 以 研發與製造第二與三類的高階植入式醫療器材為目標,致力開發脊椎手術周邊醫材,多項產品已取得美國 、 歐盟以及大陸等多國上市許可。 台微醫為工研院第一家spin-off的醫療器材研發創新品牌公司,其主要投資者為國內知名醫療器材代工大廠鐿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微醫以梁晃千為董事長兼總經理,曾任工研院生醫所研究員與計畫主持人,專長為生醫材料、組織工程、植入式醫療器材等。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博士。

擁有醫學與設計雙領域之專業訓練,強烈的觀察力及同理心使其與患者建立起深厚的情感,更讓鄭醫師發現醫療環境中諸多需求,故致力於結合醫學與設計改善生活,以醫學經驗為底,應用設計思考、行為科學、使用者經驗、人因工程、色彩心理學,規劃生醫產業之產品設計策略。 鄭醫師為Stanford Taiwan biomedical program fellow,同時也是Stanford d. school 設計課程教學團隊 。於史丹佛受訓期間深度接觸d. school、商學院、心理學,現為史丹佛d. school設計課程教學團隊成員、台灣美國多家醫療新創公司設計顧問、好棒棒醫學資訊設計公司共同創辦人。工作之餘熱愛藝術創作,曾參與國際展出並以醫學主題之創作獲國際獎項。
即日起至 2017 年 11 月 19(日) 23:59 申請截止。